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以木材为原料的制浆企业,以竹材为原料的硫酸盐法制浆企业可参照采用。
1.2 术语和定义
1.2.1 硫酸盐法制浆
是指以氢氧化钠和硫化钠为化学药液蒸煮木片而得到纸浆的方法。
1.1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以木材为原料的制浆企业,以竹材为原料的硫酸盐法制浆企业可参照采用。
1.2 术语和定义
1.2.1 硫酸盐法制浆
是指以氢氧化钠和硫化钠为化学药液蒸煮木片而得到纸浆的方法。
1.2.2化学机械法制浆
采用化学预处理与机械磨解作用相结合的方式使木片解离成纸浆纤维的方法。
采用化学预处理与机械磨解作用相结合的方式使木片解离成纸浆纤维的方法。
2 生产工艺及污染物排放
2.1 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
根据制浆方式的不同,木材制浆通常分为化学法制浆和化学机械法制浆,其中化学法制浆主要为硫酸盐法制浆,化学机械法制浆主要包括漂白化学热磨机械制浆( BCTMP )、碱性过氧化氢机械制浆(APMP)和盘磨化学预处理碱性过氧化氢机械制浆(P-RC APMP)。
2.1 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
根据制浆方式的不同,木材制浆通常分为化学法制浆和化学机械法制浆,其中化学法制浆主要为硫酸盐法制浆,化学机械法制浆主要包括漂白化学热磨机械制浆( BCTMP )、碱性过氧化氢机械制浆(APMP)和盘磨化学预处理碱性过氧化氢机械制浆(P-RC APMP)。
2.1.1化学法制浆
化学法制浆主要为硫酸盐法制浆,是以氢氧化钠和硫化钠为蒸煮化学药剂处理木片的制浆方法。根
化学法制浆主要为硫酸盐法制浆,是以氢氧化钠和硫化钠为蒸煮化学药剂处理木片的制浆方法。根
据漂白程度的不同,硫酸盐浆分为未漂浆、半漂浆和漂白浆三种。
2.1.2化学机械法制浆
化学机械法制浆是利用化学作用对木片进行预处理后,再利用机械作用将木材纤维分离成纤维束、单根纤维和纤维碎片的过程。
化学机械法制浆是利用化学作用对木片进行预处理后,再利用机械作用将木材纤维分离成纤维束、单根纤维和纤维碎片的过程。
2.2污染物排放
木材制浆工艺产生的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其中水污染是主要环境问题。
木材制浆工艺产生的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其中水污染是主要环境问题。
2.2.1水污染
硫酸盐法制浆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备料废水、蒸煮及黑液蒸发产生的污冷凝水、粗浆洗涤筛选废水、漂白废水、各工段临时排放的废水。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产物、低分子量的木素降解产物、有机氯化物及水溶性抽出物等。
硫酸盐法制浆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备料废水、蒸煮及黑液蒸发产生的污冷凝水、粗浆洗涤筛选废水、漂白废水、各工段临时排放的废水。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产物、低分子量的木素降解产物、有机氯化物及水溶性抽出物等。
化学机械法制浆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木片洗涤和制浆过程中溶出的有机化合物和细小纤维。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为细小纤维为主的 SS,以低分子量的木素降解产物、碳水化合物降解产物和水溶性抽出物等为主的溶解物。
2.2.2固体废物污染
木材硫酸盐法制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备料过程产生的树皮和木屑等木材残留物;制浆过程中筛选工段产生的节子及浆渣;锅炉燃烧产生的炉灰,碱回收车间苛化工段产生的绿泥、白泥和石灰渣;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格栅截留的细小纤维、初沉池的砂石、二沉池产生的剩余污泥及化学污泥);锅炉中产生的灰渣。
木材硫酸盐法制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备料过程产生的树皮和木屑等木材残留物;制浆过程中筛选工段产生的节子及浆渣;锅炉燃烧产生的炉灰,碱回收车间苛化工段产生的绿泥、白泥和石灰渣;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格栅截留的细小纤维、初沉池的砂石、二沉池产生的剩余污泥及化学污泥);锅炉中产生的灰渣。
木材化学机械法制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原木剥皮、木片洗涤和筛选(约1.5%筛渣)产生的树皮、锯末及木屑等木材残留物;木片压榨螺旋及纸浆筛选排出的纤维束;辅助锅炉产生的灰烬;
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格栅截留的细小纤维、初沉池沉淀的砂石、二沉池沉淀的剩余污泥及化学污泥)。
2.2.3大气污染
木材硫酸盐法制浆大气污染主要来源包括:备料、蒸煮、纸浆洗涤、漂白、漂白剂制备、黑液蒸发浓缩、辅助锅炉、碱回收锅炉、白液制备、石灰窑、贮槽等。排放物主要包括粉尘、二氧化硫、臭气等。
木材硫酸盐法制浆大气污染主要来源包括:备料、蒸煮、纸浆洗涤、漂白、漂白剂制备、黑液蒸发浓缩、辅助锅炉、碱回收锅炉、白液制备、石灰窑、贮槽等。排放物主要包括粉尘、二氧化硫、臭气等。
臭气的组分和可降解产物比较复杂,其中含硫组分包括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和二甲二硫醚等;无硫组分包括甲醇、乙醇及低分子有机酸等。
木材化学机械法制浆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备料及辅助锅炉;另外,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会产生甲烷及含硫化物的臭气。在备料过程中也会排放出少量的粉尘,属于无组织排放,量小且难以计量。
2.2.4噪声污染
木材制浆产生的噪声分为机械噪声和空气动力性噪声,主要噪声源包括蒸煮锅、磨浆机、传动类、泵类、引风机等。
木材制浆产生的噪声分为机械噪声和空气动力性噪声,主要噪声源包括蒸煮锅、磨浆机、传动类、泵类、引风机等。
3.1水污染治理技术
3.1.1 一级处理技术
3.1.1.1过滤技术
过滤技术是采用一定网目的过滤设施将废水中的细小纤维等 SS分离出来,实现废水的初级净化。
3.1.1 一级处理技术
3.1.1.1过滤技术
过滤技术是采用一定网目的过滤设施将废水中的细小纤维等 SS分离出来,实现废水的初级净化。
该技术通常采用的设施为斜筛。
该技术适用于 SS浓度较高废水的一级处理,操作简单,投资运行成本低。
3.1.1.2重力沉降技术
重力沉降技术是借助重力作用,使密度比废水大的 SS从废水中沉降下来,从而实现与水分离。该技术常用的设备为沉淀池。
重力沉降技术是借助重力作用,使密度比废水大的 SS从废水中沉降下来,从而实现与水分离。该技术常用的设备为沉淀池。
该技术成本低,但占地面积较大,该技术适用于废水中含 SS含量较高废水的一级处理。
3.1.1.3 气浮技术
气浮技术是利用空气在一定的压力下溶解于水中产生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来吸附水中的细小 SS,使其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而加以分离的一种处理方法。目前在一级处理应用比较广泛的是超效浅层气浮。超效浅层气浮能有效降低难降解、不溶于水的 COD ,其 COD 去除率可达 70%以上,色度去除CrCr率大于 80%。该技术的运行成本主要在于电耗,如加药气浮,还会有药剂成本,同时也会产生含金属盐的污泥。
气浮技术是利用空气在一定的压力下溶解于水中产生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来吸附水中的细小 SS,使其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而加以分离的一种处理方法。目前在一级处理应用比较广泛的是超效浅层气浮。超效浅层气浮能有效降低难降解、不溶于水的 COD ,其 COD 去除率可达 70%以上,色度去除CrCr率大于 80%。该技术的运行成本主要在于电耗,如加药气浮,还会有药剂成本,同时也会产生含金属盐的污泥。
该技术适用于所有硫酸盐法制浆企业和化学机械法制浆企业废水的一级或三级处理。
3.1.1.4混凝沉淀技术
混凝沉淀技术是通过投加絮凝剂,使水体中的 SS、胶体及分散颗粒在分子力的作用下生成絮状体沉淀从水体中分离。常用的絮凝剂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无机絮凝剂主要有铝盐和铁盐,如硫酸铝、硫酸亚铁和三氯化铁等。有机絮凝剂主要为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如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钠等。
混凝沉淀技术是通过投加絮凝剂,使水体中的 SS、胶体及分散颗粒在分子力的作用下生成絮状体沉淀从水体中分离。常用的絮凝剂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无机絮凝剂主要有铝盐和铁盐,如硫酸铝、硫酸亚铁和三氯化铁等。有机絮凝剂主要为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如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钠等。
该技术在废水一级处理中对 SS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但是絮凝剂加入量太大会对后续生化处理有不利影响,同时也会产生含金属盐的污泥。
该技术适用于所有硫酸盐法制浆企业和化学机械法制浆企业废水的一级或三级处理。
3.1.2二级处理技术
3.1.2.1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3.1.2.1.1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技术
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技术是指污水通过水泵提升到厌氧反应器的底部,使废水与高浓度的厌氧污泥充分接触和传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产生的沼气进入三相分离器内部通过管道排出,废水分离沉淀后排出,污泥则在分离区沉淀浓缩并回流到三相分离器的下部。
3.1.2.1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3.1.2.1.1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技术
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技术是指污水通过水泵提升到厌氧反应器的底部,使废水与高浓度的厌氧污泥充分接触和传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产生的沼气进入三相分离器内部通过管道排出,废水分离沉淀后排出,污泥则在分离区沉淀浓缩并回流到三相分离器的下部。
该技术具有容积负荷高、出水效果好等优点;但耐冲击力较差。
该技术适用于所有化学机械法制浆企业废水的第一段生物处理。
3.1.2.1.2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技术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多级内循环反应器,技术的核心是借助反应器内所产沼气的提升作用实现内循环,达到强化过程传质、提高基质转化效率的作用。废水基质浓度愈大、沼气产生量愈大、内循环作用愈强、传质过程愈强烈、基质转化效率愈高。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多级内循环反应器,技术的核心是借助反应器内所产沼气的提升作用实现内循环,达到强化过程传质、提高基质转化效率的作用。废水基质浓度愈大、沼气产生量愈大、内循环作用愈强、传质过程愈强烈、基质转化效率愈高。
该技术具有布水均匀、容积负荷高、抗冲击能力强,出水效果好、占地少的特点,特别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该技术适用于所有化学机械法制浆企业废水的第一段生物处理。
3.1.2.2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好氧微生物絮体,通过生物降解来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方法。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好氧微生物絮体,通过生物降解来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方法。
常用的处理工艺包括:传统活性污泥法、改良式活性污泥法、序批式活性污泥(SBR)法、氧化沟、百乐克(BIOLAK)工艺等。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氧化沟工艺及改良式活性污泥法。
该技术可有效降低废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溶解性有机物,COD 去除率可达 60%以上,BOD 的去除Cr5率可达到 85%~90%。
该技术适用于所有硫酸盐法制浆企业中段废水的处理和化学机械法制浆企业废水的第二段生物处理。
3.1.3 三级处理技术
3.1.3.1 化学絮凝技术
通常待处理废水中多为带有负电荷的胶体颗粒,当向废水中加入铝盐、铁盐及阳离子型聚合物时,它们的水解产物与废水中的胶体互相吸引或吸附,导致颗粒的相互聚集,从而破坏了胶体系统的稳定性而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3.1.3.1 化学絮凝技术
通常待处理废水中多为带有负电荷的胶体颗粒,当向废水中加入铝盐、铁盐及阳离子型聚合物时,它们的水解产物与废水中的胶体互相吸引或吸附,导致颗粒的相互聚集,从而破坏了胶体系统的稳定性而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该技术可进一步去除一部分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根据混凝化学品的添加量不同, CODCr去除率在 40%~65%。缺点是运行成本较高,且需要加入大量的化学药品,同时也会产生金属盐含量很高的污泥。
该技术适用于所有硫酸盐法制浆及化学机械法制浆企业废水生物处理出水的深度处理。
3.1.3.2高级氧化技术
高级氧化技术又称为深度氧化技术,以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OH)为特点,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使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氧化成低毒或无毒的小分子物质。
高级氧化技术又称为深度氧化技术,以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OH)为特点,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使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氧化成低毒或无毒的小分子物质。
该技术处理后废水中 COD 去除率大于 80 %,色度的去除率大于 80 %。
该技术适用于所有硫酸盐法制浆及化学机械法制浆企业废水生物处理出水的深度处理。
3.2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理处置技术
3.2.1白泥烧制石灰回用技术
木材制浆过程碱回收车间产生的白泥经石灰窑烧制重新生成石灰(碳酸钙转化为氧化钙)用于碱回收消化工段。
3.2.1白泥烧制石灰回用技术
木材制浆过程碱回收车间产生的白泥经石灰窑烧制重新生成石灰(碳酸钙转化为氧化钙)用于碱回收消化工段。
该技术适用于木材硫酸盐法制浆企业碱回收白泥的处理及回用。
3.2.2填埋技术
填埋技术分为单独填埋和混合填埋,固体废物填埋前必须经过脱水工序,如果是普通脱水工艺,脱水后含水率约为 70%,必须加入填充剂才能达到固体废物填埋所需要的力学指标,添加剂的加入缩短了填埋场的寿命。如果采用高干度脱水填埋工艺,含水率达到 60%后可以直接填埋。固体废物填埋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填埋场地的特性及固体废物的含水量。
填埋技术分为单独填埋和混合填埋,固体废物填埋前必须经过脱水工序,如果是普通脱水工艺,脱水后含水率约为 70%,必须加入填充剂才能达到固体废物填埋所需要的力学指标,添加剂的加入缩短了填埋场的寿命。如果采用高干度脱水填埋工艺,含水率达到 60%后可以直接填埋。固体废物填埋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填埋场地的特性及固体废物的含水量。
该技术适用于木材硫酸盐法制浆企业中锅炉燃烧产生的炉灰,碱回收车间苛化工段产生的绿泥、白泥和石灰渣,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初沉池的砂石、二沉池产生的剩余生物污泥及化学污泥),辅助锅炉产生的灰渣等固体废物的处置。
3.2.3生物质利用技术
木材制浆过程中产生的树皮和木屑等木材残留物,以及制浆过程中筛选工段产生的节子及浆渣;废水处理格栅截留的富含纤维的污泥;以上固体废物均为富含纤维的固体废物,具有较高的热值。经过简单的处理或者可直接在辅助锅炉中焚烧产生蒸汽及热能。
木材制浆过程中产生的树皮和木屑等木材残留物,以及制浆过程中筛选工段产生的节子及浆渣;废水处理格栅截留的富含纤维的污泥;以上固体废物均为富含纤维的固体废物,具有较高的热值。经过简单的处理或者可直接在辅助锅炉中焚烧产生蒸汽及热能。
该技术适用于木材硫酸盐法制浆企业有机固体废物的处理。
3.2.4制备有机肥技术
木材硫酸盐法制浆过程产生的树皮、木屑、节子、浆渣及水处理活性污泥等有机固体废物经好氧堆肥处理后可作为林场有机肥料。
木材硫酸盐法制浆过程产生的树皮、木屑、节子、浆渣及水处理活性污泥等有机固体废物经好氧堆肥处理后可作为林场有机肥料。
该技术适用于木材硫酸盐法制浆企业及化学机械法制浆企业。
3.2.5生产纸板或纤维板技术
筛选净化分离出的可利用浆渣、进水处理系统前细格栅截留的细小纤维、及初沉池的初级污泥经单独的处理系统处理后,可用于配抄瓦楞原纸、纸板芯层及纤维板等。
筛选净化分离出的可利用浆渣、进水处理系统前细格栅截留的细小纤维、及初沉池的初级污泥经单独的处理系统处理后,可用于配抄瓦楞原纸、纸板芯层及纤维板等。
该技术适用于木材硫酸盐法制浆企业及化学机械法制浆企业。
3.3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3.3.1碱回收炉废气湿法涤气技术
碱回收炉废气湿法涤气技术是指在碱回收炉上安装废气涤气器,并通过涤气装置中的碱性液体吸收
3.3.1碱回收炉废气湿法涤气技术
碱回收炉废气湿法涤气技术是指在碱回收炉上安装废气涤气器,并通过涤气装置中的碱性液体吸收
和除去碱回收炉产生的二氧化硫。
该技术对二氧化硫气体去除率通常可大于 90%。
该技术适用于未采用高浓黑液蒸发及燃烧技术的硫酸盐法制浆企业。
3.3.2臭气碱回收炉中焚烧技术
臭气碱回收炉焚烧技术是指将收集起来的高低浓度臭气引入到碱回收炉中统一进行焚烧处理,去除污染物。
臭气碱回收炉焚烧技术是指将收集起来的高低浓度臭气引入到碱回收炉中统一进行焚烧处理,去除污染物。
该技术可消除臭气污染,还可以减少制浆过程的硫损失。
该技术适用于所有硫酸盐法制浆企业。蒸煮和黑液蒸发工段收集的高浓臭气直接焚烧处置,黑液及白液处理、纸浆洗涤等工段形成的大量低浓臭气可以用管道收集后,通过鼓风机输送到碱回收锅炉中作为二次风和三次风而进行焚烧。
3.3.3臭气石灰窑焚烧技术
高浓恶臭气石灰窑焚烧技术是指将收集起来的高低浓臭气作为二级空气引入到石灰窑中统一进行焚烧处理,去除污染物。
高浓恶臭气石灰窑焚烧技术是指将收集起来的高低浓臭气作为二级空气引入到石灰窑中统一进行焚烧处理,去除污染物。
该技术不需要额外的燃烧炉,臭气中的硫可在石灰窑中被吸收,从而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该技术适用于所有硫酸盐法制浆企业,但对于现有制浆企业,通过改造实现对低浓臭气的收集和处理存在一定的困难。
3.3.4臭气燃烧火炬技术
臭气燃烧火炬技术是指在臭气放空管道头部安装火炬燃烧器,在火炬周围布置长明灯(点火时采用液化气辅助燃烧)处理蒸煮、洗涤、蒸发等工序中产生的恶臭气体。当臭气从火炬头放空时,长明灯在火炬头顶形成一道火焰屏障,臭气中的可燃物遇到高温火焰将被氧化。
臭气燃烧火炬技术是指在臭气放空管道头部安装火炬燃烧器,在火炬周围布置长明灯(点火时采用液化气辅助燃烧)处理蒸煮、洗涤、蒸发等工序中产生的恶臭气体。当臭气从火炬头放空时,长明灯在火炬头顶形成一道火焰屏障,臭气中的可燃物遇到高温火焰将被氧化。
该技术具有结构及操作简单,臭气去除效率较高的特点;但会消耗一定量的液化气,而且不能有效回收硫,单独使用臭气燃烧火炬技术将造成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该技术适用于所有硫酸盐法制浆企业,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其他臭气处理技术的辅助技术。
3.3.5辅助锅炉排放气体的控制技术
辅助锅炉排放水平与现场条件有很大的关系(例如,燃料类型、能量需求、是否发电)。对于较小的锅炉,只适用以合理的成本使用低硫燃料和燃烧技术,而对于较大的锅炉,多采用静电除尘或涤气器等控制技术。
辅助锅炉排放水平与现场条件有很大的关系(例如,燃料类型、能量需求、是否发电)。对于较小的锅炉,只适用以合理的成本使用低硫燃料和燃烧技术,而对于较大的锅炉,多采用静电除尘或涤气器等控制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所有硫酸盐法制浆企业及化学机械法制浆企业。
3.3.6厌氧沼气的收集及处理技术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是化学机械法制浆过程中废气可采用配有高效分离器的密闭式厌氧反应器,通过上部的气液分离器及相应的管道将沼气送脱硫装置脱硫后作为锅炉燃料。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是化学机械法制浆过程中废气可采用配有高效分离器的密闭式厌氧反应器,通过上部的气液分离器及相应的管道将沼气送脱硫装置脱硫后作为锅炉燃料。
该技术避免废水厌氧处理中产生的臭气污染,且可回收热能。
该技术适用于采用废水厌氧处理技术的所有化学机械法制浆企业。
3.3.7电除尘技术
电除尘技术是灰尘尘粒通过高压静电场时与电极间的正负离子和电子发生碰撞而带电,带上电子和离子的尘粒在电场作用下向异性电极运动并积附在异性电极上通过振打等方式使电极上的灰尘落入收集灰斗中,实现除尘。
电除尘技术是灰尘尘粒通过高压静电场时与电极间的正负离子和电子发生碰撞而带电,带上电子和离子的尘粒在电场作用下向异性电极运动并积附在异性电极上通过振打等方式使电极上的灰尘落入收集灰斗中,实现除尘。
该技术具有收尘效率高、处理烟气量大、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低等优点。
该技术适用于所有硫酸盐法制浆企业的辅助锅炉、碱回收炉及石灰窑烟气粉尘的治理。
3.4噪声防治技术
由振动、摩擦、撞击等引起的机械噪声,通常采取减振、隔声措施,如对设备加装减振垫、隔声罩等。也可采用将将某些设备传动的硬件改为软件连接等,使高噪声设备变为低噪声设备等措施。设备车间可以采取吸声和消声等降噪措施。
由振动、摩擦、撞击等引起的机械噪声,通常采取减振、隔声措施,如对设备加装减振垫、隔声罩等。也可采用将将某些设备传动的硬件改为软件连接等,使高噪声设备变为低噪声设备等措施。设备车间可以采取吸声和消声等降噪措施。
由空气柱振动引发的空气动力性噪声,通常采取安装消声器的措施。